【卡車之家 原創】現在卡友們為了多掙錢,對高運價訂單格外敏感,往往只要高運價訂單一出來,就會被秒搶。在當下貨運大環境中出現這種情況也是一點都不稀奇,畢竟誰都想多賺錢。
但是總有一些不安好心的人,以此為契機來誆騙咱們卡友。這不前些天,就有多位卡友被騙運費高達4萬多元,其中還不算整趟運輸中的開銷,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
根據論壇卡友的描述,事情經過大概是這樣的,卡友趙師傅通過微信認識了一位李姓貨運中介,該中介自稱手頭有一趟,從錫林郭勒盟東烏旗到霍林河的煤炭運輸訂單,估計是300公里的運距,給的運費還不錯,趙師傅就答應了。
隨后該李姓中介就將趙師傅拉進了一個微信群,里面算上趙師傅一共有9名卡友,可能也正是進入這個微信群看到還有其他卡友在,趙師傅幾位才沒覺得這是一場騙局。在隨后的裝貨過程中,該李姓中介也明確表示,待貨物運送到目的地后,統一結清運費。
但是待趙師傅幾人交貨卸車完畢后,糟心的事情就來了,因為聯系不上這位李姓中介了,撥打多個之前聯系的電話號碼不是停機就是無人接聽。在給貨主打電話后才發現,貨主已經提前把運費打給了這位李姓中介,并提供了相應的支付記錄。
在運費所求無果后,趙師傅幾人隨即向警方報案,畢竟這幾位卡友單單運費加在一起就有4萬多元,因此事造成的直接經濟損失還會更多。目前該案件正在進一步的調查處理中,當然這其中也不排除有貨主與中介的聯合勾結,但如果有相應的轉賬記錄的前提下,追查起來還相對輕松一些。
我們在對趙師傅幾位卡友遭遇感到同情的同時,在內心也對這些不法分子有著深深的痛惡。其實在國內貨運發展的這些年中,卡友被騙事件相對來說是很常見的,除了被騙運費外,還有很多隱瞞貨重致使卡友被罰款,以及打著高運價的幌子,欺騙卡友入行,從而背上沉重的負擔等等情況的發生。
雖然這些情況近些年已經少了很多,但依舊是屢禁不止的,究其原因主要是貨運監管不嚴,整個運輸過程缺少行之有效的法律約束力,同時在整個運輸過程中,咱們卡友始終處于一個劣勢地位,有很多時候都是有理說不清的。
另一點也是因為有些違法份子看中了咱們卡友的“實在與不計較”。認識的很多卡友都表示不愿意碰到運費賒欠或者是因運費而報案的情況中,遇上這種事不僅僅的該趟運費泡湯了,還需要花費大量的時間去和貨主扯皮或是幫助警方取證。
對于卡友們而言,時間就是金錢,他們不想花費大量的時間才處理這些事情,所以導致很多被騙事件最后都不了了之了。
在此也提醒各位卡友,如遇到上述趙師傅相似的經歷,一定要仔細辨別運輸訂單的真假,這種情況未來也有可能會繼續發生。同時也建議卡友們在找貨的過程中,一定要多留心,在接受訂單過程中,可以通過微信打字截屏或電話錄音保存證據,該簽合同簽合同。
此外在陌生的地方遇到個人渠道找來的高運價訂單一定要仔細甄別,畢竟在貨運行業中可并沒有多少“天上掉餡餅”的好事,當然熟人介紹的不在此列,比較靠譜的渠道有當地的物流集散中心或是貨運平臺等。
最后一點則是卡友們要學會用法律武器來保護自己,感覺事情不對,及時利用手中證據來通過法律途徑保護自身利益。并且該硬氣的時候,也不能服軟,畢竟也有很多欺軟怕硬人士的存在,適當的硬起來也是很有必要的。
最后我們也呼吁國家盡快出臺相應的監管政策,以此來更好的保護咱們卡友的應有權益,當下這種情況國家是一定會管的。不過這還需要一些時間,所以在此期間卡友們還是要多從自身下手,凡事留心眼,必要時利用法律來保護自己。